首页 > 

传统武术功力训练,怎样科学训练才能有真正的整劲

时间:2024-03-28 19:24:13 浏览量:28178

怎样才能练劲

传统武术功力训练,怎样科学训练才能有真正的整劲?

整劲不言而喻就是身体的整体发力产生的劲力,内家拳的整劲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松,一个是合。二者兼有出整劲。松就是放松身体,让肩、肘、腕、胯、膝、踝等关节充分放松无僵力,达到节节贯穿。百汇虚领,胯松落形成骨升肉降。合是分外三合和内三合两种。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是心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从而实现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勤加练习自然出整劲。个人不主张强调呼吸,自然呼吸即可。

传统武术讲究劲力,尤其内家拳十分强调内劲,请问何为劲、何为力?该怎样练习劲力?

个人认为劲是一种既能维持自己身体体态动态平衡,又能破坏他人身体体态平衡的能量。它的形成和拳架关系很大,它和心意拳、八掛掌、武当太乙五行拳、小架太极拳、戳脚的关系较大,只有把身法、胯法、腿法、步法练好后,劲自然会出现。而力,大概是缺了一样或几样之后练成的跟劲有一定区别的能量。劲练好后,高寿时仍能轻松练拳。而练力的拳,练拳后容易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高寿时无力练拳,只能说,想当年,我的拳练得很好,现在老了,练不了了。

传统武术里有什么练功方式?前辈师父们,不吝啬的给说一说?

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有些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有门派改变了训练方法,只保留了个別练习。

孙式太极拳的传统训练方法:每天练完拳架后,先练掌指:用布做一个小沙袋,要做长方形的,装入沙。练法:平放沙袋,用手指卷袋,一圈圈卷上去,直致手指疲劳为止。循环练习。这个练法是加强手指第一、二节抓扣力,用擒拿锁关节。掌力的练习法:双手抓木棒对向用力互握旋转,每次练习十分钟,分组练习。这个练习增强手掌抓搓力。只要用双手抓紧对手臂等一扭,对方即疼痛难忍,但只是令人肌肉纤维受压痛楚,失去反抗能力,达到制而不伤。腹部抗打力:用木棍一根,练时以木棍顶腹部,渐渐加力加压令腹部坚硬,这个要注意用力。该方法是增加腹部抗打。

拳头的打击力训练每个门派都不大相同,大扺都是打沙袋,踢木桩等。咏春拳以打墙靶为主,墙靶是装黄豆或绿豆,不要装满八分即可,留有空间,打墙靶的主要目的练习穿透劲和增加拳头硬度。个人练习经验:隔天练习,打的时候拳头一定要稳,不能有飘,否则着力点不正确,拳面很容易破皮,初学者要慢打,不可贪快。我试过几次都是打太快,拳面落点不正,造成拳面破皮。熟练后可快点,出收手都要快。每次练习要用正骨水类舒筋活络跌打药酒擦,保护筋骨免留后患。

我是咏春与太极,欢迎关注,交流。

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的“劲”和现代武术自由搏击等的“力”到底哪个有优势和有力量?

谢谢邀请!我是这样看的,传统武术所谓内劲更多的了解是通过形意拳李洛能“明劲、暗劲、化劲”,通过这样的一种表述,形意拳得意广泛的传播。传统武术的劲和现代搏击的力是一回事。也许,有些人看到我这段话,会嗤之以鼻。技击技术“大力打小力;快打慢”这些规则是万变不离其宗,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都适用。

练习传统功夫的朋友,在练习基本功法中除了站桩还有哪些增加腿部功力的方法?

站桩并不是增加腿部功力的。这么说的一般都没站好。好了,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把秘籍都翻出来。自己偷偷照着练就行,就不要告诉别人了。

千斤腿功的松膝法

本功完全别于一般门派的“腿功”功法,修炼本功完全不用任何器械(包括沙袋),靠内劲外发而成无坚不摧的杀伤力。

本功分七步练法:

第一步:面壁通任督脉

本步即本门正道内功第一式,本式不但可练腰腿之劲,更是练内丹之捷径,也是通大小周天的入门式(详见本门正道内功初级功法),同时尚有另一妙用:25岁以内的人练习可增高作用,对肥胖症亦有良好的减肥效果。

  练法:找一垂直、光滑之墙壁,双脚平行与肩同宽面墙而立,下蹲时脚尖、膝盖、鼻尖必须触墙,同时吸气。呼气时在百会穴的带领下站直有意将脊椎拉直的意念,起立的过程中脚尖、膝盖、鼻尖都不能离开墙壁。呼吸、动作在不觉胸窝憋闷的情况下越缓越好。初练时一分钟起落3次左右为宜,正常达标后一般一分钟上下一次。随着功力的增大,双脚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双脚并立亦能上下49次时第一步功成。此时双腿之力超出常人数倍,此时不论跑步、练套路、擂台搏击均感体力明显增强。练习日久,臀部可触及脚后跟,而且更不可思议者,在正常的下蹲时,臀部更可触及地面,此即王芗斋先生所谓的“脊椎拉长一尺的量”。而脊椎的拉长更是强劲发力的前提!

第二步:松髋(胯)开骶

髋(胯)骶松后内劲才能下达至足,腿的灵活、劲力的大小取决胯、骶的圆活。故此式更应认真体悟。松胯法:两脚分开约30-40厘米,足跟相对,足尖外撇至极限时双脚成“一”字,两腿伸直,身体中正,双手在胸前合十成掌,然后曲膝下蹲至大腿成水平时由百会穴带领站直。一上一下共49次。吸气时意在下丹田(脐下1.5寸)。动作越缓越好。

  开骶法:双脚平与肩宽站立,双脚尖内扣至极限亦成“一”字时,身体向前俯,双手在体前抱圆。身体前俯至极限时,由大椎带领往回收,一前一后为一次共49次。吸气时意在下丹田。  本式对全身的平衡通过双脚的调节而达到上、下、左、右均衡的状态。在实战中不论哪一个角度发力都可达到最佳状态。

第三步:老君悟道

本法实即内家功夫秘传的松膝法,各位都听说过松肩、松腰、松胯,还未听说过松膝吧,皆因此法历来为不传之秘,事实上膝不松则力难达于脚掌,击至人身则无甚穿透力。常见踢烂不少沙袋、木桩的“高手”与人实搏无一击必杀的威力,实不韵此法之妙。  练法: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叉腰,脚部放松向下跪,胯向前靠,使大腿与躯干成一直线,下颌内扣,头顶向上顶,跪的时间越长越好。意想把膝跪足面。极限时提膝慢慢起立,做30次。

  要点:缩臀靠胯、百会向上顶,下颌靠胸,把全身重心放在膝部,起立时要缓,必须由百会穴带领,使重心由膝起至足。跪时酸麻胀极难忍受,起立时只觉有一股热流由膝直冲至脚底畅快无比。此式练久则小腿胫骨部肌肉丰满,充满弹性,不怕强力踢击实腿功妙秘之法。(本人弟子多人习此功成,实战时不但无人敢碰其腿,且遭木棒扫击时亦仅轻微红肿,足见其效)而且对膝、踝外伤、风湿、及因外练胫骨致伤的后遗症有效。

第四步:拐李所道

  双脚开立与肩宽,左手立掌放于膻中穴处,右手右脚向右横伸,脚尖向上,右掌心向下,吸气时左腿缓慢下蹲,气沉丹田,右手右脚亦保持平稳向下沉。呼气时缓慢起立,由百会穴带领向上站直左腿。左右腿各练30次。

第五步:仙姑坐蓬

  双脚并行同肩宽,双手叉腰,吸气时双膝并拢,双脚掌不动向下跪至极限时脚掌外侧向上翻起,使小腿肚内侧与大腿内侧触及地面,臀部坐在地上为止,即刻缓慢呼气站直,30次为上。  本功第四步对大腿后侧的肌腱、经络有着良好的煅炼作用。第五步功法则对大腿内侧敏感的皮肤、神经、薄弱环节进行煅炼,使其坚韧有弹性。一般门派的腿功都是以练阳面为主——即前面的肌肉筋骨,对阴面的部位——内侧、后侧,煅炼不够,而成为薄弱之处,本功正好弥补了此处的不足,兼而练之则效果更佳。第六步:足画太极

  本步乃武功下三路的根本,能运气达于趾,脚要有擒拿、封闭气血之能,不练此式则极难达到,本法亦是腿技最高技法“点腿”的入门必修技能

  练法:双手叉腰(先练左式)提膝大腿呈水平,小腿自然下垂,足尖上翘下扣各10次后,脚背连及脚尖画圆“○”,先向右向后10次,向左向内划10次圆,然后脚背绷直,用柔劲向斜前方弹出,小腿与大腿成一直线,然后足尖上翘、足跟外蹬,足尖下踩足跟内收,反复做10次,然后足背绷直,脚尖向左向内划圆10次,向右向外划10次圆然后换右腿做,左右各30次。

第七步:三才合一

  此式为“意练”,不论站或坐,任取一式,力达脚尖,此时腿已不是“腿”而是无坚不摧的金钢钻,“足”之到处则石碎、墙穿,无物可挡。亦可抬腿书写“一击必杀、无下无敌”写至极限则换另一脚“写”之。久练则可养成一股骇人的威势,在实战中产生惊人的威力。

最后祝你成功!

最最后,提醒一下。武功都是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痛苦并不一定能成就。享受她说不定不期然就行了。所以不要蛮干。

练太极怎么把劲沉到脚底?

这个问题,就问到重点上了,练太极拳首先要会气血沉降到脚底,心属火,脚底涌泉穴通肾经,属水,水火相交化成精气,我说好多人练太不长功夫呢?原来这个气血怎么沉到脚底还没有搞明白呀?

吴式太极拳,杨禹廷,练了8o年的功夫总结太极拳手上不着力脚下阴阳变动,明白这个理一通百通。太极没有手两脚空空走,出手没有手全凭脚下走,脚心力足心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这才是练内功的方法,也是所有内家拳真功夫的练习方法,也就这么一种长功夫的最好方法别无选则。

如何才能把劲沉到脚底呢?太极拳有个说法叫反思维运动,叫做向上松的下松。向下松的上松。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想把劲,气血沉降到脚底,先向上虚领顶劲,就是先向上用意领,也叫一领提起神气,气血才能向下沉到脚底。也叫劲沉到脚底下。

如果你发劲时意念先想脚底,内气就升腾上来了,达于梢节,

上下全体通透,透空,也叫劲起于脚,节节贯串到顶梢节,是内气传导贯串的,上下惯通,内劲流动力。灵灵灵,

传统武术实战究竟要不要上加具练外力和硬功?

传统武术实战究竟要不要上加具练外力和硬功?答:传统武术即然是武术,在切磋中就可能使用不当会伤着。为避免意外发生,适当的加一些防护措施还是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武术,可以说不论那门那派,除了拳架、套路、手眼身法步的训练以外。都会有再练习一些辅助的功法;比如全身上下的靠打,手掌的拍打,指头上的插戳等。第一为了保护自己,第二就是为了一招毙命。比如太极拳在功夫纯熟以后,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抖大杆子、转石球、揉太极棒等,就是为了在实战时增强气血劲力。而八卦掌老前辈在练习转圈时,腿裆夹着扫笞,胳膊上放上二三十斤的铁棍,也是在培养功夫和气力。(但这些和举重运动员健美人员练习肌肉的力量是不同的)另外八卦掌,用时以掌和指为主,所以对掌指的要求都很高,不论是拍、是削、是砍、还是插,或者戳。都需要对掌和指再加额外的训练,比如硃沙掌等,每天或经常的都要用药水漫泡拍插。才能再对敌时,起到一击毙命的效果。但是那些为表演而表演的气功、硬功,是不用去练习的。那些个气功、硬功可以说在对敌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也没有那个时间。回答完毕。

如何用太极拳或其他传统武术快速练出技击功夫?

别的传统武术,不知道能否短期内练出技击功夫,因为笔者沒练过,没话语权。但太极拳可以肯定的说,短期内无法练出技击功夫,除非练者自欺欺人,用外家功夫去应付擂台实战,但这糊弄不了观众,也赢不了对手。"太极拳论"中有教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王宗岳老前辈在此处既然用上"久"这个词,那必然不是短期了。根据个人体验,就算是年轻人,有明师指导,内功进步快,三五年内也别想成就神明阶段的太极技击之功。

除了内功,技术方面也只能是慢慢的点滴积累,急不得,燥不得,求不得,它的练功方式非常的细腻,绝不是散打那样的粗放练法,否则就不是太极拳了。就像学乐器,音准,节奏,技巧,及至乐曲内涵的诠释,容不得半点马虎,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也就四年,毕业后参加演出一般沒问题,而真正的太极拳功夫,四年的时间,充其量也就打下个坚实的基础(后面进步很快),想上擂台那是天方夜谭。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凭拳论里的这句话,太极拳别说短期内不能练出技击功夫,就算长期练的也未必能入门。

传统武术怎么练才能出真功夫,比如八极拳之类的?

传统武术练出真功夫要实战,要借鉴拳击、散打、摔跤等训练体系。

传统武术的书籍很多训练体系是很模糊的,没有一个具体的体系,要么大量讨论动作技术,要么谈论对练,关于具体的训练器材并不完善。而作为散打、拳击等竞技体育因为有一个竞技体系,在训练方面,已经形成一个具体的模式。

任何招的应用,依赖于身体素质,传统武术在这方面划分很是模糊,

身体素质包括五方面:

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包括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短时间耐力 中等时间耐力 长时间耐力。根据与专项的关系:一般耐力 专项耐力3.根据器官系统机能:心血管耐力;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乳酸无氧耐力 非乳酸无氧耐力;有氧、无氧混合耐力 缺氧耐力;肌肉耐力 局部耐力 全身耐力;)

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只有把这些身体素质理解了,才能在具体的动作,上去针对性的训练,最后就是多实战,每一次的实战都用录相记录下,反复多看,统计数据,(拳出多少次,腿出了多少次,成功率是多少)最后才会越来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