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什么大师绘画都像孩子涂鸦

时间:2024-04-19 10:33:24 浏览量:93127

梵高到底会不会画画

为什么大师绘画都像孩子涂鸦?

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曾经欣赏过很多绘画大师的作品,国画的、油画的,写意的、写实的,具象的、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等等。不管是欣赏来的还是欣赏不来的,看懂的还是看不懂的,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却无一例外的为大师的高超精湛的绘画技法、卓而不群的绘画风格、深邃洞达的艺术思想、执着坚定的审美理念所诚服。

从中国的顾恺之到吴道子到张泽端到徐悲鸿齐白石等等,从西方的达芬奇到鲁本斯到安格尔布格罗到梵高马蒂斯毕加索达利弗洛伊德到康定斯基克利杜尚等等。我以为每个大师在绘画上都有他的独到之处,都有深奥精妙的地方,都有他的绝活,而从来没有过哪一位绘画大师的画作像小孩子涂鸦的印象和意识,不明白题主何以得出这样的看法和认识?

认为大师的作品像是小孩子涂鸦,这里的大师想必是指那些以抽象油画著称的绘画大师了,比如毕加索、比如康定斯基、比如克利。应该说,他们在整个的绘画大师群体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即便是这很小的一部分抽象绘画大师,他们的作品也绝非像是小孩子涂鸦。他们的作品,可能你看不懂,可能你欣赏不了,可能你不喜欢,但是如果你静下心来认真仔细的审视,看他们画作的构图和造型图案设计,看他们画作挥洒自如轻灵飘逸的线条,看他们画作色彩交织变幻流动的韵律,等等,你会感到,这些画作绝非的率性之作,轻易之作,涂鸦之作,而是具有高超的技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是经过慎密构思十分讲究的。比如说毕加索的《加威农女人》,刻画了六个女子,形貌丑陋,情状各个不同。而毕加索正是通过这样的描绘,刻画出一个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妓女小众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扭曲的心态,从而引发人们的回味和反思。

梵高的画是什么水平?

诚谢邀答!

文森特.梵高是19世纪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自己的画室。去探索大自然然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观点,例如。树就是绿色的,阴影就是黑色的,他们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其代表作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

而以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则并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模仿事物形象,而是借助绘画表达自我的感受和主观情感。因此用心灵作画的梵高,用其最质朴的绘画方法,感动了无数后人。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18岁时梵高立志做一名优秀画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起初师从海牙画家安东.莫夫,在学习中,他对荷兰画家伦勃朗和法国画米勒的艺术产生了兴趣。后来,梵高成为了传教士,在传教期间,因他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

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梵高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决定自学绘画,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

1888年2月。梵高离开喧闹的都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阿尔勒,年底向日葵诞生了。一年后,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镇外的一片麦田,用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告别了,这个他曾经深情地活过的世界。

梵高生前郁郁不得志,几乎没有卖出过什么作品,全靠弟弟的支持,但他仍然充满激情地拿着画笔,在他那仓促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近乎神经质的疯狂,无法自抑的兴奋和颤抖,好像所有的感情,都在绘画的瞬间得以迸发。握住画笔的那支手,似乎不是他的手,而是那颗激情澎湃的赤子之心,热爱自然,热爱土地,热爱人民!其实构图,笔法,用色,这些基本要素,对于艺术大师而言,都属于次要的东西。我们可以透过画作,感爱到画家传达出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艺术大师价值的核心所在,梵高的画,正是如此。在那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苦难的生活里,梵高忘记了自己小小的烦恼,不到十年的时间,他画出了近千幅作品。成为后印象派的标志性人物。

100年以后,《向日葵》以4200万美元价格卖出。

梵高用他伟大的才华与苦难的命运抗争,尽管他没有等到掌声响起,就挥泪告别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用他自己的才华,坚持,努力和勤奋,最终走上了人类世界的艺术巅峰。

(图文原创)

小孩子几岁学素描和漫画比较合适?

顺其自然,视其情况,因势利导,无绝对。适合哪样学哪样,不排除天才与特异功能,不过概率极少极少。甚至千万几千万分之一,或亿分之,且N年才产生一个,但必竟是有的。因此尝试未尝不可,不行再到行时再说。灵活掌握。

儿子学画画2年了,今天让他画,花了半天时间感觉还脏兮兮的,还要不要坚持?

只要喜欢就坚持学,没啥问题。奇迹是在坚持后出现。目的性太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有阴影。也正因为这样,太多的学生自卑,画不好就放弃,只对电子产品感兴趣。

首先:孩子现在学就是玩以快乐为主。就是探索发现,让孩子动手动脑观察,体验。当他自己的感受认知和动手达到协调,自然而然就会了。刻意的的私加压力,不好。属于拔苗助长。

其次:我们不能以成人角度去评论,要以孩子出发点为主,家长只做出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本来画画也是自由的一种表达,你把它束缚了就失去画画的意义,完全其它都可以代替。那孩子以后学啥都会有压力,失去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

观赏一件作品,自然会睹物思人。看梵高的画,一定会联想起卓尔不群的画家本人。从梵高的画来看,大家觉得它好,可能好在这几点吧:

第一,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向日葵)。画作中透出苦难、不屈、挣扎与呐喊。画作似乎都能浸出鲜血,仿佛画家将自己的血肉和灵魂都封印在作品里。

第二,写实与虚幻相混合。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画”,既不似照片翻版,也不似晦涩难懂、极其抽象。很真实,但又透出明显的不现实。既与观赏者拉近了距离,又使观赏者觉得新奇。

第三,色彩运用得酣畅淋漓。感觉梵高作画,毫不吝啬油彩的堆砌,同时又将这些油彩恣意挥洒,布成一个又一个色彩绚烂的局。通过这样的色彩布局,体现作者不刻意追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意境,而是反映出凝重的、没有大喜大悲的那种凄美。

看不懂小孩的儿童画,是画的不好么?

孩子的世界我们大人理解不来,所以看不懂孩子的画作,并不代表画得不好。只能说大人的我们与孩子不同频道而已。

而且,我们大人对画画有了一个模式,所以有时候觉得孩子的画不像自己已有模式,才会认为看不懂。

去年一次美术活动时,我班上的一个孩子正在画画,他妈妈恰好想提前接走孩子的。看着孩子一代黑乎乎,外加零星几点闪闪亮的颜色,孩子妈觉得这娃画的画,好难懂。可事实是,画之前很多孩子都想好了要画什么。正好那孩子他说要画过年时放的烟花,而孩子妈妈此前没听到孩子的表达,她只是在孩子画好了才出现。

我对我家孩子画的画,从来不去纠结他画的是什么。而是引导他自己对我们说一说自己画了什么。

儿子喜欢画画,可是画的不怎么好,怎么才能让他画的好?

谢邀。

“画的不怎么好?”是如何评价的?

“画的好?”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虽然我孩子的确是不太喜欢画画,但是我当年可是真的非常喜欢的。

而且我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报班学过的——当然, 并不是我主动地,而是因为我父母认为我非常喜欢画画,而且画的还很不错,所以当他们知道有一个机会可以“学画画”就给我报名了。

你知道最尴尬的是什么吗?

我其实只是喜欢类似“素描”那种的绘画,只是用铅笔绘而很少会涂色。

但是父母给我报的是一个国画班……

于是那时候每个周末我就带着毛笔、罐头瓶子、宣纸和一瓶一得阁墨去学两个多小时的国画。

我特别不喜欢。

因为我不喜欢一笔一划照着老师要求去做——尽管我做的算是班上最好的之一,但是那种感觉并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做作业,还是必须极力模仿的作业……

一个学期不到吧应该是,我就彻底不愿意画下去了。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我连过去的日常那些随手画的画都不再画了。

我说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不要你去给孩子报班或者教孩子画。

我只是想告诉你,孩子能够喜欢一样东西其实是很难得的,但是很多时候父母们却太过急于求成——他们认为只要抓住时机然后让孩子做“正确的事”、“不浪费时间”就是对孩子好。可是事实上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孩子的兴趣在一点点的被磨掉。

那么该怎么办呢?

给你一个建议,给孩子找一个老师,而这个老师一定得是孩子喜欢的,且他在教孩子方面是积极的、启发的、正面的!

找不到?

没关系,慢慢找,而且不是你自己去,需要带着孩子去试听,让孩子自己感受。

不用考虑什么从什么画开始学这种事情!

孩子有兴趣才愿意画,你非要让他画自己没兴趣的,那么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呢还是为了孩子呢?

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何必逼他们呢?

事实上,优秀的老师这方面会给你和孩子建议的,而如果孩子真的信任、喜欢他的老师,那么他会更加容易得接受。

切记,不是你认为的“好”才是“好”!

儿童绘画是否能表达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然能。而且可以反映出儿童的更多生命和意识状态。比如,画的主题选择倾向可以反映儿童与身边人群(主要是看护人)的关系,孩子是否自由、或被控制、或害怕谁;在画房子时,如何处理房子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否有联通、具体联通方式(开窗、门、烟囱等)及细节,可以反映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画自己与其他人物或场景时,人物(尤其是自己)的相对大小比例可以反映儿童社交关系的状况;画中线形走向、绘画元素结构、构图特征等,可以反映出儿童的气质类型(胆汁、多血、粘液、抑郁);画的线条与色彩的运用模式还可以反映儿童是思考主导还是感受主导……总之,专业人士能从儿童的画中获得孩子的许多信息。

毕加索的画是怎么欣赏的?还有很多世界名画,为什么我欣赏不了?

很多人看到的作品都是莫兰迪,毕加索,马蒂斯

的中晚期成熟时候的作品,其实去了解他们早期

作品就能看出他们早期扎实的绘画功底,单纯莫

兰迪的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出配色的能力及对物体

构成边缘线的深厚功底。

毕加索曾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

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很多人

看到毕加索的画大多以嘲笑的心态看待,这也是

我们自身审美的缺失。毕加索二十岁时就开始探

索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一生作品都在变化。

在西方观赏作品时,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

案”的,尤其是看现代艺术。艺术假如你去用好或

者不好去判断那就等于数学题,所以我们应该用

喜欢或者不喜欢去看,干万不能用考前绘画去衡

量艺术。

有人问毕加索:“什么是艺术?”

毕加索反问说:“什么不是艺术?”

他曾给自己的自画像题名“ YO EL REY”

翻译过来就是:老子是王!

我从不寻找,我只是发现。一一毕加索

毕加索的画以4982.7万英镑成交,和小朋友画得有区别吗?

【文藏来答】

日前,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以1.36亿英镑(折合人民币11.83亿元)总成交额收官。其中,备受瞩目的毕加索“金发缪斯”——《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玛莉·德雷莎·沃特)》以4982万英镑成交,成为欧洲历来成交价最高的画作。

此次拍卖共推出47件拍品,逾一半作品为首度登上拍场,吸引了35个国家的藏家踊跃竞投。作为本场最大的焦点,毕加索的“金发缪斯”起拍后,随即吸引了5位以上电话及现场买家跟进,其中就包括一位来自亚洲的电话买家。其实,在拍前的全球巡展中,此作便被认为是“亚洲收藏家愿望清单中的头号目标”。在激烈的竞价中,这位亚洲买家一路从3900万英镑跟至“前一口”的4370万英镑。最后,“金发缪斯”被另一位电话买家以4400万英镑收入囊中。

巴布罗·毕加索《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玛莉·德雷莎·沃特)》 成交价:4982万英镑

据彭博社报道,买家为艺术咨询公司古尔·约翰斯(Gurr Johns)的主席哈里·史密斯(Harry Smith),他包揽了本场全部的4件毕加索作品。而在前一天的佳士得印象派及当代夜场中,哈里·史密斯同样出手阔绰,花费近4000万英镑,购藏了7件毕加索作品。《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玛莉·德雷莎·沃特)》出自毕加索艺术生涯关键年份——1937年,创作于《格尔尼卡》及《哭泣的女子》完成仅数月后,被认为是毕加索描绘“金发缪斯”玛莉·德雷莎最动人之作,将画家创作丰富澎湃的一年推向巅峰。

巴布罗·毕加索《斗牛士》 成交价:1652万英镑

巴布罗·毕加索《斗牛士》 成交价:1652万英镑

纵观此时期的其他斗牛士作品,画家多将人物置于简约的单色背景,本作则别具一格,斗牛士身穿耀目的华丽服饰,并糅合竞技场的精心细节。下半部背景代表斗牛竞技场的沙地,而上半部则代表场内的数百名观众。

安德烈·德安《科利乌尔的船只》 成交价:1088万英镑

安德烈·德安《科利乌尔的船只》 成交价:1088万英镑

此作作于1905年夏天,为安德烈·德安最知名的风景画作之一,也是野兽派代表巨作。艺术家运用画笔呈献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地中海景色。

本次拍卖的第二高价拍品同样来自毕加索——1970年创作的《斗牛士》。该作为画家1973年辞世之传奇展览后首度面世,也是首次登上拍场,充分体现了毕加索晚年的创作力量。其拍前估价为1400万至1800万英镑,最终成交价为1652万英镑。另外一件毕加索作品《女子头像》则以636万英镑成交。3件毕加索作品共贡献了7270万英镑,占整场成交额的62%。

翁贝托·波丘尼《头部、光线与气氛》 成交价:907万英镑

翁贝托·波丘尼《头部、光线与气氛》 成交价:907万英镑

此作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记录。

克劳德·莫奈《维图伊花园小门》 成交价:308万英镑

克劳德·莫奈《维图伊花园小门》 成交价:308万英镑

此作描绘莫奈在维图伊的花园景致,莫奈和家人从1878年9月到1881年12月居住于此。上世纪70年代后期莫奈创作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印象主义风景画,其中一部分就是描绘这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后来亦有不少作品以此为题材。

除了毕加索,萨尔多瓦·达利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其两件创作于艺术生涯活跃时期的超现实艺术作品跻身本场十大成交拍品。《给情爱妄想症患者的房子》以353万英镑成交,成为此次超现实主义夜场的最高价;另一件《格拉蒂娃》以269万英镑成交,均大幅超越估价。

马克·夏加尔《蓝色村庄》 成交价:365万英镑

阿尔伯托·贾柯梅蒂《女子、男子及小鸟吊灯》 成交价:760万英镑

阿尔伯托·贾柯梅蒂《女子、男子及小鸟吊灯》 成交价:760万英镑

这件吊灯糅合了艺术家历年来的重要创作标志,尤为罕见独特。其展现了战后时期的存在焦虑,并透过奇妙的光影投射,生动演绎了艺术家所强调的真实状态。

一件来自阿尔伯托·贾柯梅蒂的吊灯也引来不少藏家争夺,最终斩获760万英镑。这件《女子、男子及小鸟吊灯》为贾柯梅蒂受委托而制的三件铸作之一,糅合了艺术家历年来的重要创作标志,尤为罕见独特。其另一件估价较低的小型作品《底座上的男子头像》则从30万英镑起拍,最终以超过估价近4倍的180万英镑成交。近年贾科梅蒂作品受市场青睐的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作者:安歌

原文来源:《中国收藏》2018年4月刊《毕加索“横扫”伦敦苏富比》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中国收藏》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画家把“画作”画的和照片一模一样,这种创作是没什么意义的?

油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典型的手工作业,其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也体现在脑力劳动层面,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从油画在西方文艺复兴前期(14世纪初期)诞生,到现在的21世纪初期,油画将近走过了700年历史。

古典写实·提香《奥维拉》

在这漫长的七个世纪,油画风格和技法不论怎么变化,它的审美规范和社会职能几乎是保持不变的,那就是发现和再现生活之美,把生活之美升华成一种具有精神力量的艺术之美,以此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同时体现脑力劳动者的尊严。

但到了18世纪60年代,在英格兰发起了“工业革命”,此后,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开始出现了许多机器,机器的出现,代替了许多手工业劳动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

新古典写实·布格罗《心之苏醒》

照相机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它对视觉艺术领域的影响相当巨大。

在照相机没有问世之前,绘画承担了一部分摄影功能,那就是给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士,如皇帝、皇后、教父、贵族、将军、贵妇人等人画像,所以,画家为了展现自己的艺术技巧,为了把这些人画得惟妙惟肖,为了让后人对这些人有一个客观了解和认识,因此,画家们就不厌其烦地层层描画,以此展现出人物的准确造型和完整形象。

超写实·马什尼科夫作品

当照相机问世后,即使技法再高明,观察再细致,创作再认真的画家,到头来画出的画像,无论在清晰度还是细节表现力上,都比不过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所以,油画就被迫进行了一次大变法,从形而上的思维,重新认识油画这门视觉艺术。从此,在19世纪中期以后,油画风格几十年一个变化,各种绘画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也给油画向现代性转变加了一把大火。

超写实·马什尼科夫作品

近代各种油画流派百家争鸣,可以说,把油画艺术拉回了正确轨道,让艺术回归到艺术的本质,那就是:油画,以及所有视觉艺术不是复制,不是照搬生活中的物象,而是通过审美思考来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视觉图式,引导观者认识到不一样的趣味,这些都是通过画家的观察能力和思想力度来实现的。

超写实·冷军《四个桃子》

从这个层面来讲,油画是一种艺术创作,是带有画家思想、情感、灵感和趣味的艺术创作,不是对物象原封不动地用画笔复制,若比起复制能力,完全比不过照相机,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匠人精神?

如果把油画画得跟照片没有什么两样,个人觉得,没有实质性意义,完全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初衷。

梵高生前的画为什么没人买,一生只卖了一幅画?

很荣幸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活着的画家成名的很少,梵高生前不出名也并不稀奇,梵高被中国人奉为一代大师,还是与他的名作——《向日葵》有关。在1987年举行的一次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财大气粗的日本安田公司以令人咋舌的高价--3950万美元购得了荷兰印象派绘画大师凡高的一幅《向日葵》,在当时创下了国际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从此,梵高一下子被世人所熟知,人们也开始广泛地研究梵高的画作。

不过,在欧洲,画家们在梵高死后不久就开始学习梵高的画法,梵高的画法影响了很多画家,法国的野兽主义画派、德国的表现主义画派都从他的画法和创作理念中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但是,要知道这些画派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原因就是梵高作为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虽然有很多创新,但是他摆脱不了印象主义的影响,而印象主义画派的创作理念本身并没有很深的内涵,因此,梵高死后欧洲画家并不是特别重视梵高。

画家画画总是想卖出去的,因此,当1987年梵高的画拍出天价后,梵高才终于名扬天下。

至于梵高的画在他出生前为什么卖不出去,主要还是跟他的画风有关,也跟他所处的时代有关。梵高的画风受印象主义影响,再加上他有很多创新,当时的人们并不是很能接受他这种画法和画风。

从梵高所处的时代来讲,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画派,并没有在当时的艺术风潮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他的画卖不出去也很正常。在当时的欧洲,虽然英国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但是法国还是守着他们的传统,作为买画的主力,法国的贵族们仍然喜欢古典主义画风,仍然喜欢宗教题材或者描述贵族生活场景的题材,因此梵高的画生前卖不出去也很正常。

最后,作为一种画派或者一种画风,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并没有美丑之分,只是人们在某一个时段就喜欢这种风格,很多新画派的出现,正是在人们对某种画派厌倦了之后才出现的。但是,任何的创新都是有风险的,画画也一样,因此,梵高的画在他生前卖不出去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以上分享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个人想法和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